中国十大配资app 苏州的村咖,香正浓_活动_村里_乡村
披一路冬日暖阳,应邀去往位于淞南的金华村,参加一个文艺界的联欢活动。这里早先交通不便,村民出门依赖摆渡,遇到风大浪急的日子,只能望江兴叹。如今,驾车快速驶过吴淞江大桥,来不及细看一眼碧澄的江水,已经进入村道。村口场头,晾晒着腌制过的腊肉,无声地显现安宁与富庶。小雪腌菜,大雪腌肉,冬腊风腌,蓄以御冬,是金华村的一个“非遗”项目。乡村的传统年味中国十大配资app,更有一番道不尽的风情。
苏报融媒记者 王亭川/摄
联欢活动安排在村里的咖啡厅。书画家、歌唱家、演奏家接二连三地登台,各显神通。在观看表演时,我却对村咖的陈设产生了兴趣。咖啡机、彩绘杯盏、电水壶和摆着鲜花、桌布的店堂,一应俱全,音响设备也无可挑剔。与其他咖啡店不同的是,这里的空间十分敞亮,还有一个小舞台,足可举行团队活动。休闲咖啡、烘焙、餐饮,使原本是舶来品的咖啡有了一抹乡土色彩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村里的农家餐厅,主打柴火灶腊肉菜饭、腌笃鲜、咸蹄髈,让人一听就胃口大开。
展开剩余70%回想去年腊月,我去尚明甸村的咖啡店义务写春联。推开门,一股暖意扑面而至。一张大大的长方桌摆满了笔墨纸砚,三五个孩子已跃跃欲试地铺展金红色的宣纸,书写起春联来。稚气的脸庞上是抑不住的笑。茶与咖啡的袅袅香气,挟带着纸香墨香花香人声笑语欢喧,在暖融融的空间悄然萦绕。
我曾不止一次来到尚明甸村。始建于明代的聚福桥依然故我,村容村貌却已焕然一新。村口“江南圩田,乡野硅谷”八个大字赫然入目。村道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轿车。黑瓦白墙的村舍,挂着咖啡店、生活馆、花园民宿以及本帮菜馆的标识,让人不愿相信这里只是一个普通乡村。更少有人知道,新中国成立前,这片低洼的荒田曾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开垦者,筚路蓝缕,苦捱生涯。如今,改建后的厂房吸引了多家科创企业,以计算机描画圩田乡村的未来,村里还专门建起了院士楼。
我喝不惯咖啡,宁可要一盅绿茶。一边饮茶,一边暗忖。应该承认,自己远不如村里的年轻人,他们手里一杯拿铁,信步走过田畈,去往科创中心上班,这是多么有趣的画面。浓郁的咖啡不仅是一杯饮品,而是一种新颖的社交方式,更是他们思维灵感的催化剂。看见咖啡店的“一号员工”——咖啡机器人熟练地摆动手臂,稳当地制作出一杯手冲咖啡,我不得不承认,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理解滞后了。
说来也巧,三天前,我有机会去咖啡创意产业中心参观。位于昆山开发区内综合保税区的大楼,昔日是村落、田埂、沟渠。如今,不远处是亿政咖啡、瑞幸咖啡,十公里外是星巴克烘焙工厂——这是咖啡大王星巴克在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生产性项目。在咖啡创意产业中心,我遇见一个海归男孩。他曾在美国留学,接触过西方文化,去年回到家乡后,以初恋女友的名字注册了一个品牌,开始从事咖啡经营。他说,公司最初只有三个人,仅仅一年多已经发展到二十余人。大多数是95后、00后。他算是年龄比较大的,才三十岁。琳琅满目的陈列室里,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咖啡机、咖啡杯、咖啡壶,以及其他举办咖啡文化活动的用具。门口的自动售卖机,可以刷手机选择品类和价格。当然,他们的手冲咖啡也完全令人满意。
海归男孩的团队成员一个个稚气犹存。我发现敞开式办公室内有一面形象墙,墙上贴着年轻人表达各自内心的手绘图案。左边是未来理想,右边是此刻情感。有一幅画的是女孩站在一辆轿车旁,正轻轻为之擦拭,眼里满是憧憬。另一幅画的是她竭尽全力举起一副石担,汗如雨下,满脸痛苦。一个女孩坦率地告诉我,两幅画都是她画的。我忍不住笑了。她刚刚走出校门,尚是可以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,却开始踏入职场,从事咖啡经营,品尝开拓与进取的滋味。多么纯净多么可爱的青春啊。
咖啡,是早餐中的兴奋剂,是工作时的提神药,是下午茶的休闲饮料,也是晚宴后的锦上花。如今,咖啡的醇香也吸引东方的人们逐渐爱上了它。改变咖啡外来品牌一统天下的现状,创立本土咖啡品牌,谁说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呢?
那天在村咖,我喝了一杯浓浓的清咖。不知怎么,回家后躺在床上,丝毫没有睡意。直到午夜偏过,脑子里仍然是关于咖啡的人与事……
(《姑苏晚报》2025年01月14日 B06版)
作者:陈益
编辑:婉安中国十大配资app
发布于:江苏省高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中国十大配资app 科隆游戏展2025规模破纪录:1500+展商72个国家!_展会_直播_展览
- 下一篇:没有了